从“深山穷窝”到“旅游金窝”,一起来了解荔波板麦村浪波湾搬迁致富的实践密码
板麦村位于荔波县朝阳镇西南部,距镇政府8公里,距国家级旅游景区大、小七孔仅3公里,县城至大、小七孔景区公路贯穿整个板麦村。2016年,朝阳镇以脱贫致富和改善民生为目标,以促进就业和增收为核心,实施浪波湾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将29户126人贫困群众统一从边远贫困缺水的板麦村浪弄组搬迁至国道G243旁的新安置点——浪波湾安置区。通过发展旅游观光业、农家乐接待、高端民宿集群和精品水果种植,全力打造集“吃住行游购玩娱”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养生区,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针对搬迁群众旅游服务技能不足的问题,联合县人社、文旅等部门,开设涵盖民宿运营、餐饮服务、导游解说等内容的专题培训。目前,参加旅游接待、厨师、个体工商户创业等培训的搬迁群众共计56人次,增强了就业竞争力。开展易地搬迁劳动力就业动态监测,及时掌握搬迁群众就业情况,做好就业创业跟踪服务。通过东西部就业协作,为33名外出务工群众推荐就业岗位,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等省份,并为其申请省外务工交通补贴。通过开设村级公益性岗位,引进民宿、餐饮业,吸纳47名搬迁群众就地从事民宿经营、环卫、安保、服务员、厨师等事业,已实现户均稳定就业1人以上目标。
充分发挥景区公路沿线交通、资源等区位优势,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差异化发展”的思路,引导搬迁群众将闲置房屋改造成精品民宿及美食接待区。目前,浪波湾高端民宿集群已初见成效,发展精品民宿14家,引进“齐宿·拉伽”“木兰坊”等特色品牌民宿2家;建成“味上漳江”美食综合体1个,自2024年5月营业以来,平均每天接待量在70桌左右,解决板麦村脱贫人口、家庭困难人口就业26人。同时,盘活搬迁户闲置地131.4亩,发展枇杷、蜜柚、百香果、火龙果等精品水果种植,结合浪波湾布依文化、“美丽庭院”示范带建设,打造集采摘体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农旅融合体验园区景观,形成“民宿集群—餐饮服务—观光园区”功能一体化发展。


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成立朝阳镇板麦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村集体所有、合作社运营、农户分红”的方式,实施各类利民惠民项目,丰富浪波湾安置区产业业态,进一步带动搬迁群众增收。2022年以来,利用浪波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剩余资金80万元及广州市协作资金150万元,实施浪波湾安置区后续旅游产业配套设施项目建设,覆盖浪波湾安置区脱贫户及其他建档立卡农户共75户290人,每户每年分红800元。2023年实施朝阳镇瑶山鸡深加工厂区技术改造项目,易地搬迁群众每户每年分红800元。同时,成立“移民”党小组,纳入村党支部统一管理,由“移民党小组”党员带领搬迁群众组建“移民互助小组”,在旅游服务、环境整治、矛盾调解中发挥先锋示范作用,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从“搬得出”到“稳得住”,再到“能致富”,浪波湾安置区通过技术赋能、品牌引领、业态升级协同发力,成功让搬迁群众吃上了“旅游饭”,实现从深山的“穷窝”到旅游的“金窝”转变。接下来,朝阳镇将结合地方文化特色,深度挖掘旅游资源潜力,进一步将浪波湾安置区打造成具有示范效应的农文旅综合体,通过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吸纳商业体进驻,为更多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带动搬迁群众实现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