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七孔镇:汇聚多方力量推动志愿服务走“新”走“心”
近年来,小七孔镇深入贯彻落实志愿服务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志愿服务中心工作,坚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创新思路、强化举措,动员引领全镇志愿者投身志愿服务活动,擦亮志愿服务品牌,为志愿服务添光赋能,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相关成效显著。
一、以体系建设为引领,探索志愿服务创新模式
按照“动员、供给、组织、阵地、文化、保障”六位一体体系,不断健全志愿服务队机制。一是广纳贤才建队伍。通过发布招募令、设立校园联络站等方式,广泛吸纳青年干部、共青团员、返乡大学生等群体,组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同时,建立志愿者信息库,详细记录志愿者专业特长、服务意向等信息,实现精准化管理和服务调配。二是深化合作强联动。加强与县人社、团委等部门及社会组织的联动对接,扎实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三支一扶”项目等,并积极与周边乡镇开展志愿服务交流合作,扩大实施规模。制定志愿者服务保障制度,明确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保障每名志愿者在岗服务乡村振兴、农业服务等领域,为各项重点工作补充青春力量。截至目前,已组建13个行政村人大代表志愿服务队,每月组织不少于2场活动,每次志愿时长不低于半小时,形成了常态化、规范化的志愿服务队伍体系。
二、以思想引领为抓手,推动志愿服务常态长效
依托国家卫生乡镇工作经验和群众基础,全镇以荔波县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有效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构建“理论宣讲 + 志愿服务”模式。一方面,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学习培训,邀请道德模范、优秀志愿者分享经验,强化思想引领。另一方面,号召全镇爱心队、志愿者服务队等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抢险救灾、文化传承、环境整治等中心工作。持续丰富志愿者活动载体,组织志愿者参加“12.5国际志愿者日宣传”“未成年人保护宣传”等宣传活动,联合高校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基地、设立课题研究等方式,寻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点,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需求相结合,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人力支持,切实提高团组织服务基层群众能力。20目前相继开展“旅游志愿服务咨询”“环境整治”等青年志愿服务活动50余场,累计服务覆盖人数3000余人次。
三、以协会打造为驱动,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
充分整合新街村新时代春晖社、地莪村志愿者协会等志愿服务活动阵地,通过院坝会议、入户走访等方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使志愿者在寓教于乐的同时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积极响应“微心愿”爱心传递活动号召,帮扶多名留守儿童实现心愿,通过走访征集、筛选心愿单、送去礼品,面对面和他们进行深入交谈,带去温暖与关爱,切实满足服务对象心愿和需求。扎实组织开展“景区指引”“旅游咨询”“环境卫士”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制定服务标准、开展岗前培训等方式,提升服务质量,牢固树立志愿者“让志愿精神持续闪光”理念,提高参与率、活跃度。广泛开展“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新街村第二届避暑杯”等具有地方特色活动,聚焦“少数民族”服务群体,培育创新开展本土化“篮球联谊”“民族节日娱乐”等活动。同时,注重活动宣传推广,利用短视频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渠道,发布活动精彩瞬间和感人故事,吸引多方力量参与,常态化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小七孔镇通过以上创新举措和扎实工作,在志愿服务领域取得了良好成效,未来将继续探索创新,为县级、州级志愿服务工作贡献更多经验和力量,推动志愿服务事业持续蓬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