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朝阳镇洪江国际艺术村成功开启了两场特色鲜明的夏令营活动——“楚门的世界”夏令营与“双语文化”体验营。来自全国各地的64名青少年在这片充满艺术气息的土地上,分别开始了为期七天的艺术研学之旅。
由27名来自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的大学生和高中生组成的研学团队,在导师带领下入驻朝阳镇洪江国际艺术村的艺术家私邸及艺术村交流中心,围绕“日常生活是否为设计精巧的剧场”这一命题展开深度探索。营地内丰富的艺术藏品与独特的创作环境,为学员们提供了激发思考的灵感空间。期间,学员们通过走访艺术家工作坊、体验传统打糍粑、参与精心设计的角色扮演活动及模拟生活场景等多种形式,深入探讨了社会“人设”与个人“选择”之间的复杂关联。
同期举办的“双语文化”体验营吸引了37名贵阳市7至10岁的小学生参与。在外籍教师的全程双语指导下,这群年龄最小的营员们开启了一场沉浸式文化解码之旅。在七天的行程中,学员们将深入洪江艺术村落探访,体验洞穴探险的惊奇,亲手创作精美的漆扇,学习传统竹编技艺的经纬智慧,尝试版画创作的刀笔趣味,探索陶艺制作的泥塑魅力,并在田间体验捉鱼的野趣,学习制作五彩糯米饭,全方位品味乡村生活的质朴意趣与传统文化精髓。
朝阳镇洪江国际艺术村驻村第一书记陈仕涛表示:本次双营同时开展,是对洪江国际艺术村组织协调和接待服务能力的一次深度检验。从营员们的积极反馈来看,我们经受住了这次考验,成功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同时,活动也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需要改进和完善之处。作为“全国中小学生校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贵州省乡村旅游乙级村寨”,洪江国际艺术村未来将持续深化“艺术+乡土”特色课程体系的开发与优化,致力于打造更具影响力和吸引力的研学品牌,为青少年的全面成长持续提供多元、深厚的文化滋养。
福马竹编:以洪江村福马的民俗文化为背景,讲述福马的故事,制作具有当地特色的福马竹编,让作品更加生动,让作品有故事。当地竹编非遗传承人现场授课、现场互动,宣传分享乡村艺术创作故事、文化传承意义。
非遗扎染:同样以洪江村福马为故事背景,引导学生将扎染的布料制作成福马形状,形成洪江村特有的福马公仔。
艺术巡游:巡游洪江村,参观艺术家的特色建筑、村庄内的艺术工作室,欣赏艺术家的创作作品,与艺术家交流创作灵感和理念。感受乡村与艺术文化的相融合,洪江的起源及发展。
乡村体验:稻田抓鱼,体验耕田、灌溉和捕鱼等活动,增加对自然生态的了解和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认识。
篝火晚会:村民表演传统歌舞节目,邀请学员一起参与互动,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和民间游戏,感受乡村夜晚的欢乐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