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基础信息公开 » 公告公示 » 其他公告

荔波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履职报告

发布时间:2024-08-16 10:43:21 文章字号:[] 视力保护色:
索 引 号: 000014349/2024-1108588 信息分类: 其他公告
发布机构: 生成日期: 2024-08-16
文  号: 是否有效:
名  称: 荔波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履职报告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做好县城环卫的监管。按国家卫生县城标准及《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劳动定额》实行定人定岗定时清扫保洁及路面保湿,按照每天至少4次降尘、3次清扫、1次清洗(重点路段)的“431”要求开展清扫保洁工作,同时强化县城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及时转运至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加强对垃圾收集、转运设施设备的消杀除臭工作,确保县城环卫质量。二是做好朝阳垃圾填埋场的监管。按国家相关标准,对朝阳垃圾填埋场进行日常管理,及时处理入场垃圾及产生的渗滤液,加强对废气、地下水等相关指标进行监测以及填埋场的消毒杀菌工作。  三是继续推进荔波生活垃圾转运至都匀焚烧处理。2023年7月日起正式启动全部转运荔波生活垃圾至都匀焚烧处理。四是加快餐厨垃圾处置中心全面运营工作。餐厨垃圾处置中心项目已建成并投入试运营,釆用“黑水虻生物处置+高温耗氧发酵”工艺处理餐厨垃圾。五是督促指导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督促指导乡(镇、街道)做好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严禁出现生活垃圾收运不及时、随意堆放和倾倒垃圾,导致出现大量垃圾成堆、成片露天堆放等污染环境现象,导致新增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六是继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建成智能垃圾分类试点21个,覆盖县城9个住宅小区、汽车站和大小七孔景区,通过人脸识别、二维码、刷卡、溢满报警、称重等功能,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七是做好建筑垃圾运输线路审批工作,指导建筑垃圾运至建筑垃圾场处理,防止建筑垃圾向农村转移、撒漏、乱倒。

(二)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工作方面

截止目前,我县涉及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总项目个数8个,项目总建筑面积307200㎡。其中设计绿色建筑面积220816㎡,已竣工(含完工待验收)绿色建筑面积211934㎡;设计装配式建筑的建筑面积9510㎡,竣工(含完工待验收)装配式建筑的建筑面积8185㎡。

(三)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方面

一是成立全县建筑工地现场扬尘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的安排部署、检查监督和总结指导等工作。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为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标本兼治,切实加强我县建筑工地扬尘管理,我局制定并印发《荔波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3年建筑工地施工扬尘专项治理方案》,建立施工扬尘治理长效机制,严肃查处环境污染违法违规行为,要求工程相关责任主体把好施工工地围挡、车辆冲洗等关键环节,实现施工现场100%围挡、工地砂土100%覆盖、工地路面100%硬化、拆除工程100%洒水、出工地运输车辆100%冲净且密闭、外脚手架密目式安全网100%安装,认真做到“六个100%”切实落实工程扬尘管控措施。三是持续开展扬尘专项治理工作,在日常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将扬尘污染管控作为重点,严格督促工程相关责任主体落实扬尘防治各项工作措施。一是在工程安全监督交底时,将工程扬尘控制管理要求书面向工程各方主体进行传达交底,并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和各类专项检查对项目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核查。二是开展扬尘专项治理。结合我局开展的各类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积极开展建筑工地扬尘专项检查。检查在建项目14个,累计提出扬尘治理隐患16条,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8份,有效解决建筑工地施工扬尘突出问题,提高建筑施工标准化水平。

(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建设工作方面

自成功申报以来,我县举全县之力、聚全民之智,以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扎实推动荔波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示范项目建设工作。拟建项目50个(其中:使用国家级补助资金项目15个),总投资12920万元,分为“区域性项目、瑶山片区、水浦片区、茂兰片区、甲良片区”五个部分统筹推进,当前完成投资约9230万元。共完成项目建设27个,正在建设15个,未启动8个,预计12月完成所有项目建设,顺利迎接国家级示范项目验收工作。具体体现:一是形成以小成本、小投入实现大产出的投资经验。对总体施工方案再精细化,对传统村落建筑再活化,对闲置资源再利用,对建筑风貌再分级分类整治,对庭院环境美化再美化,在整体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因势利导发展文旅产业,让“保护”与“利用”形成相互促进、彼此成全的关系,最终实现小投入、大产出的良好效果。二是形成整合各方资金,发挥最大效益的财力经验。发挥财政资金的带动作用,以传统村落资金为主线,统筹整合红色美丽乡村、衔接资金、对口帮扶资金等各类项目资金,多渠道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保护、建设与运营。三是形成“新机构、新力量、新模式”的共同缔造经验。以党建为统领搭建共同缔造平台,成立多个景区管委会,同步筹建农旅融合村企联合发展党委,建立利益连结机制,引导各方主体参与共同缔造,初步打造形成了“寨有特色、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传统村落新格局;深入挖掘了历史记忆和文化元素,让村民、经营主体、建筑工匠全程参与设计与施工,将现代设计手法与传统设计元素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呈现原生态乡土特色风格;高度规划统筹全县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充分发挥了县属国有企业其在融资、政策、实施等方面的优势,鼓励村民作为发展主体,引导了大量社会力量参与到研各类联动产业上来,形成“新机构、新力量、新模式”促进乡村振兴的共同缔造局面。四是传统村落业态提升初见成效。通过国家级传统村落项目的实施,完成了瑶山研学工坊、民族商业街、篝火露营地、演艺场提升,水浦环线路网改扩建、红色研学基地,尧古传统建筑保护修缮及房前屋后庭院景观等27个子项目的建设。2023年“五一”假期全县传统村落共计接待游客1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5300万元。

二、存在问题

一是垃圾分类需要投入收集、运输、处理等全过程的设施设备,以及人力、物力、激励相关费用,耗资巨大,经费不足。

二是项目施工图纸设计缺乏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内容,导致在监督项目按图施工环节较难落实绿色建筑相关内容。

三是虽然在推进国家级传统村落示范县项目建设上总结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吸引社会资本投资难,项目资金缺口大的问题,在高效推进项目总体建设方面存在困难,距离实现国家级验收目标仍有差距。

三、下步打算

(一)环卫工作方面

一是继续做好县城环卫的监管。二是继续做好朝阳垃圾填埋场的监管。三是监督我县生活垃圾全部转运至都匀焚烧处理,同时对朝阳垃圾填埋场进行封场治理。四是加快餐厨垃圾处置中心投入使用,争取早日实现餐厨垃圾分类处理。五是加强智能垃圾分类管理,提高垃圾分类利用率。

(二)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工作方面

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严格监督项目按图纸施工,同时,会同各部门把好审批关,在建设单位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时,增加绿色建筑或装配式建筑专篇,严格落实国家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将绿色建设指标纳入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并纳入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

(三)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方面

一是继续巩固扬尘治理成效。一是进一步完善扬尘防治长效管理机制,根据国家、省、州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各责任主体扬尘防治行为,切实落实扬尘防治的各项措施;二是继续强化对新建、在建、拆除建筑工程扬尘情况管控,多方面增强管理措施和管理手段,有效遏制和减少施工现场扬尘现象;三是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和处罚力度,对落实扬尘防治措施不力而造成污染的单位严肃处理。

 二是全面深入开展扬尘专项治理工作。根据相关文件,全面深入的开展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在督查过程中,对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不到位、整改不落实的项目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将进行通报批评、计入不良行为信息记录。

(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建设工作方面

我县将紧紧围绕打造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的目标,进一步压实目标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全力推动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项目建设。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徐麟同志调研荔波讲话精神,进一步优化方案设计和施工工艺,用好独特资源,坚持自然珍宝和文化瑰宝相结合,丰富文化内涵,讲好文化故事,以抓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推动文旅融合,努力保持村落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让民族文化在保护中更好传承。

二是提标提速推进瑶山景区提质升级项目建设,完成研学基地、瑶浴文化体验中心、研学公寓、商业街提升、研学营地等建设。严格按照“一村一品,一寨一特”思路,分别完成水浦、尧古、太吉、者吕、金对等传统村落基础设施提质、业态提升等工作。

三是运用好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政策支持,全面完善我县公共基础设施和提升交通条件,全力争取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示范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落地荔波,着力打造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荔波样板,进一步扩大荔波影响力和知名度,助力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再上新台阶。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