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探寻荔波小七孔,“新玩法”也能轻松get→
近日,由贵州省委宣传部和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举办的“这个夏天,来贵州一起澎湃”为主题的文旅探访活动,走进荔波小七孔景区,体验不一样的“新玩法”。
位于贵州省黔南州的荔波县,有“一座桥”成为了当地旅游产业振兴发展的重要元素。以桥得名的小七孔景区,近年来则积极打造“贵州小七孔世遗探险部落”新IP,推出树上探险、丛林探险、攀树、瀑降、皮划艇等游玩项目,形成新的户外轻探险集聚区,让游客在饱览山水风景的同时,尝试更多的互动体验。
荔波小七孔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这里青山环绕、碧波荡漾、飞瀑纵横,但景区名字的起源却与一座古桥有关。
7月25日,荔波小七孔桥上游客如织。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据史料记载,小七孔古桥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是当时贵州通往广西的商旅大通道,横卧于响水河上。从小七孔古桥、黎明关等地出发,荔波曾有五条途经广西环江、终达广西怀远的“盐马古道”,见证了这里曾经的繁华。现在的小七孔景区正是以桥得名。
夏日里,走上由麻石砌成的古桥上,只见桥身爬满藤蔓和蕨类植物,桥下水尤清冽美得让人心醉,桥的两岸古木参天、绿荫成片。
“群山岩浪千千岁,响水河桥万万年。”桥头碑刻上的一对联句让人一看便能领悟到它的不凡。
曾经,荔波“因商兴桥”,今天则“借桥兴旅”。
据贵州日报报道,荔波是贵州共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拉开序幕的地方。2023年2月18日至19日,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麟在荔波调研旅游产业发展时,作出了“奋力将荔波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加快推动贵州旅游产业化实现新突破”的重要部署。
荔波小七孔景区的一道小型瀑布横跨路面,游客从下方穿行。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如今的小七孔和流水,已成为整个景区的灵魂所在。断桥飞瀑、68级跌水瀑布、拉雅瀑布……一路高山流水、泉鸣瀑响,为这个炎热的季节带来了一抹沁人心脾的清凉,吸引了众多游客拍照打卡。
作为“黄小西吃晚饭”的贵州六大景区之一,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之外,小七孔近年来不断做足“山水文章”,深耕产品创新,开发了一批旅游新业态。
小七孔景区专为业态升级聘请的职业经理人徐全利告诉澎湃新闻:“小七孔景区从最早的游览型景区发展成为现在的体验型景区,是从‘看山看水’到‘游山玩水’的转变。”
徐全利介绍,围绕游山玩水,景区推出了两大核心产品。首先游山方面,是打造了小七孔世遗探险部落,包括丛林探险,树上探险、丛林溯溪、瀑降、踏瀑戏水、攀树等户外轻探险项目集聚群,不断提升游客体验度和参与感;其次,玩水的项目则是推出了卧龙潭漂流、鸳鸯湖上湖透明船、桨板、皮划艇等,满足全龄段游客欢乐休闲的需求。
7月25日,游客在小七孔景区里参加瀑降运动。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正值暑期旅游旺季,博士生白先生和女友专程从西安赶来荔波,他说:“本来到小七孔是来看水看风景的,没想到还有瀑降这样好玩的项目,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在玩的过程中,降落的速度也设置合理,是大部分人都可以接受的。”
年轻的视频剪辑师陈女士,在体验树上探险项目后,感受颇深。她和记者分享了整个过程,“项目包括滑索、空中跷跷板、空中秋千等关卡,体验时间大约在半小时。整体游玩下来,十分刺激。周围有树林遮挡,加上贵州本来就比较凉快,游玩的温度很适宜。在返回途中,还可以经过飞云洞(溶洞)和瀑降,吹吹风、看看别人的玩法。”
7月25日,游客在荔波小七孔景区漂流。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图
而在另一边的卧龙潭,游客随意选一艘皮划艇,轻轻摆动竹竿拨动那一汪绿水,便能享受漂流的惬意。沿途中看怪石嶙峋、鱼群戏水、再和小伙伴打一场水仗……都不失为玩水的一种乐趣。
徐全利向澎湃新闻表示,在这两大产品推出后,不仅增加了项目上的收益,最重要的是延长了游客在荔波的停留时间,由原来的一天到现在的二至三天,实现让流量有效转化为市场“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