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肝炎日——爱肝护肝,从了解肝炎开始
2025年7月28日是第15个“世界肝炎日”,近日,由国家疾控局组织中国疾控中心、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等单位制作的主题宣传海报正式发布。围绕今年“社会共治 消除肝炎”的宣传主题,共发布了2张海报,号召全社会共同参与肝炎防治,提升全民肝炎防控意识,努力消除肝炎危害。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
肝脏和肝炎的相关知识
一、肝脏
人体”超级工厂“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堪称身体里的“超级工厂”。它每天都在兢兢业业地运转,承担着代谢、解毒、合成、免疫调节等多项重任。
不过,肝脏也很“内向”。当它刚开始受到伤害时,往往不会大张旗鼓地“喊疼”,直到问题严重了,出现疲劳、黄疸、食欲不振等症状,我们才后知后觉。就像那些外表看起来“毫发无损”,内里却已经千疮百孔的“脆皮年轻人”,肝脏的健康危机也常常在悄无声息中酝酿。
二、肝脏”小团伙“
各司其职
肝炎,简单来说就是肝脏的炎症。其中,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病毒组成了这个让人头疼的“小团伙”。
甲肝和戊肝是“吃货杀手”,喜欢在不卫生的食物和水里潜伏。如果吃了被污染的海鲜、喝了不干净的水,就可能被它们盯上,引发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不过,它们通常是“急性作案”,来得快去得也快,只要及时治疗,大部分患者都能康复。
乙肝、丙肝和丁肝则是“隐藏高手”,它们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传播。比如共用剃须刀、纹身时工具消毒不彻底等,都可能让它们有机可乘。而且,它们很多时候会潜伏在身体里,慢慢地侵蚀肝脏,发展成慢性肝炎,增加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
1❌熬夜“修仙”
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肝脏的“排毒修复时间”。长期熬夜,肝脏无法好好休息,代谢和解毒功能就会受到影响,毒素在体内堆积,肝脏想不受伤都难。
2❌酒精考验
“无酒不欢”是很多人的生活写照。但酒精对肝脏来说,就像一种“慢性毒药”。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代谢,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乙醛对肝脏细胞有很强的毒性,长期大量饮酒,容易引发酒精性肝炎、肝硬化。
3❌肥胖油腻
炸鸡、奶茶、蛋糕等高油高糖食物,吃起来确实过瘾,但也容易让人发胖。肥胖是脂肪肝的主要诱因之一,过多的脂肪在肝脏堆积,会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久而久之,脂肪肝可能发展成脂肪性肝炎,甚至更严重的疾病。
4❌胡乱吃药
有些人患病后不遵医嘱,自行购买药品服用;还有人盲目服用保健品,觉得“多吃无害”。但许多药物和保健品都需经肝脏代谢,不合理服用会增加肝脏负担,甚至导致药物性肝损伤。
四、守护肝脏
从小事做起
1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病毒性肝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健康生活
保持规律的作息,早睡早起,让肝脏在该休息的时候好好休息;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适量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3定期体检
尤其是有肝炎家族史、经常接触血液制品、长期服药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肝功能、乙肝五项、丙肝抗体等检查,能及时发现肝脏问题,早诊断早治疗。
4谨慎用药
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都要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服用,不要随意增减剂量或混用药物。如果需要长期服药,要定期监测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