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村如其名,因花得名!荔波有个“有花的村寨”,今天我们去认识它

发布时间:2024-12-23 17:53:09 文章字号:[] 视力保护色:

冬日时节,薄雾缭绕。站在荔波县小七孔镇尧花村凤凰山上远眺喀斯特峰丛、云海、群山、村落和蜿蜒的河流,构成一幅壮美的画卷。



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山川图中,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中,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尧花村,感受自然与时光交织的独特魅力。



尧花村位于荔波县西面,全村辖16个村民小组13个自然寨455户1801人,是以布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落,布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



村如其名,因花得名。尧花地区水源丰富、土地肥沃、气候条件优越,一年四季都有各种各样的花相继盛开。居住在该地的几个寨子,无论什么时候都在花海之中,外来人员分不出各寨之间的小地名,就统称为“有花的村寨”,清朝得名为尧花。


乡村之根 传承多彩民俗


这个冬天,走进尧花的山野,在乡间忘我,共田野长歌。你会发现,这里不仅环境优美,村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还“处处生歌”。当地流传着一个独特的少数民族歌调,叫“问侗”。



尧花村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地理环境的影响、地方土语的特点,酿成了自己体裁不同、风格独特、音调别致的布依族民歌,这种歌调当地布依族自称为“问侗”(即侗歌),实际上它是区别于荔波当地布依歌的一种调子,与黔东南的“侗歌”又有着明显的区别,而与独山县的麻尾、南丹县的六寨一带的布依歌却有些相似。尧花布依歌(侗调)很有自己的特色,无论是句式和韵脚都与荔波县其他地方的布依歌(威耐调)不相同,有很大的区别。种类上有古歌、叙事歌、情歌、酒歌、哭丧歌和劳动歌等;形式上有独唱、对唱、齐唱和重唱;体裁上,一般布依歌是五言四句歌,而且四句末尾都押韵。

听一曲“问侗”,再沉浸体验下这里的非遗技艺和多彩民俗。岁月的痕迹与传统的技艺始终是尧花最动人的魅力。



在布依族村寨,过去,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土布。尧花村布依族土布制作、民族刺绣等传统技艺代代相传。女孩子从小就要学习纺织,成年妇女几乎每人都有一架纺纱车,农闲时间多进行纺织。布依族土布制作主要分为弹棉花、滚棉条、纺线、挽线、煮线、染色、绕线、梳理、布经、织布等多道传统工艺,每一道工艺都十分讲究。土布色泽古朴、格子花花纹美丽、布料厚实耐磨,具有冬暖夏爽、透气吸汗的特点,是布依族制作衣物和床被、床单等的上好布料。



妇女们常把自己精致的刺绣品作为珍贵礼物或美好的象征。而在这些刺绣品中,妇女们对衣背花极为珍视,即用于背小孩用的背带布,一幅衣背花往往要在熟练刺绣能手的指导下,经过多次反复实践才能完成。此外,有些能干的外婆,每当在第一个外孙满月时,习惯上也要送去这样一幅刺绣的背带,作为庆贺小外孙茁壮成长之喜礼。   

布依族“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等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也保存良好,其中以“六月六姑妈回娘家尽孝节”尤为隆重,每年的农历“六月六”,尧花村外嫁的“姑妈”们都会带上糯食、肉类、鸡鸭、甜酒等回娘家孝敬父母。


乡村之业拉开致富快车



驱车到尧花村,平坦宽敞的路面上,两边的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大小车辆往来穿梭,实现了农民群众出行“水泥路硬化到我家”的夙愿。

曾经闭塞的村子,没有一条康庄大道,与外界联通仅靠一条约2米宽的泥石路。2015年,尧花至播尧7.5米的水泥路建成通车。为了修路,尧花村民无偿让出64亩土地,出村交通实现了畅通。现在,公路通向家家户户;产业之花也开遍山间田野,到处是村民喜获丰收的笑脸。



冬日的尧花村一片繁荣景象。走进位于尧花村的一家大型肉牛养殖场,只见,两排壮硕的肉牛顺着料槽一字排开,吃得津津有味。据了解,该养殖场现正在建设,计划养殖规模为年存栏10000头,养殖规模达到后,可实现年销售净利润10000万元,带动1000户群众增收致富约5万元/户。

2019年,尧花村发动群众种植马铃薯500余亩,产值160多万元,实现尧花人均收入增长约800元;2018年,尧花村试种7亩罗汉果产业,到2021年已经推广种植到500多亩,还被荔波县列为区域性试点扩大规模种植产业,在全县推广种植3000多亩。



近年来,结合尧花村气候和产业特点,村里不断尝试新产业试点种植,而再示范推广,马铃薯、罗汉果、重楼(独角莲)种植、冬瓜生态种植、黄牛养殖等产业在这里遍地开花,带动更多周边村民增收致富。



“屋后矗立的大山,改变了模样,潺潺蜿蜒的小溪,带走穷时光,透风漏雨老房子,穿上新装,沧桑风雨路,铸就了辉煌。”这是一首根据尧花村脱贫攻坚队真情实感创作的《尧花人民感恩党》MV中的歌词。

尧花村已从“等靠村”蜕变成了远近文明的“先进村”。正如歌中所唱,多年来,乘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春风,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一批批驻村工作队的倾心帮助下,尧花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文教卫事业等方面都得到极大改变,村容村貌发生极大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水平逐年提升。


乡村之美 激活旅游后劲


△熊亚平/摄


△李洪/摄


距离小七孔高速公路仅10分钟车程的尧花村,发展乡村旅游,拥有绝佳的天然条件。

尧花村属中亚热季风湿润气候类型,地形为典型的喀斯特森林地形地貌,位于樟江上游,是荔波旅游胜地的核心区域。境内山峦起伏、地形破碎,构成了以山地为主的地貌景观。一条清水河贯村而过,全长约12公里,汇入大七孔河上游。境内有以山脉、溶洞、天坑、古寨、田园、红枫林等为代表的凤凰山风光带;有以瀑布、深潭、石林、河廊、沙滩、石桥、青竹为代表的尧花河风光带,组成了尧花独具的特色山水风光景观。


韦永达/摄


凤凰山露营基地位于尧花村丙楼布依寨海拔920米的山顶草坪上,远离城市繁华、喧嚣。黎明初现,山顶的日出如诗如画;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满山谷,凤凰山披上了一层温柔的橙红色。今年国庆期间,凤凰山更是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音乐派对、星空露营吸引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


△覃长念/摄


住进乡愁里,梦回山野间。下一步,尧花村将加快乡村旅游和农业发展,着力打造集休闲养生、田园观光、旅游度假、民俗风情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推进实现从“盆景”到“风景”的转变。

碧绿的清水河,山村的生态美,村民的新生活,尧花村的变化,也是荔波县新农村发展变迁的一个缩影。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道路上,尧花村突出农业产业特色资源,深入挖掘民族风情和自然风貌,注重保护传承优秀文化遗产,加快建设彰显活力迸发、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