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荣镇:“三间课堂”助民就业稳增收
近年来,佳荣镇聚焦本地特色、群众需求谋划推进技能培训,分层分类开设“田间、车间、指间”三间课堂,有效推动职业技能培训转化为“稳就业、保就业、促增收”成果,助推佳荣镇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农业技术骨干为依托,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培训活动,“手把手”传授群众种植当季时令育苗育种技术,针对种植问题进行技术讲解指导,帮助种植户把握最佳收获时机。引进茶叶、水蛭、生态牛、食用菌等种植养殖技术,采取“合作社+技术骨干+农户”模式,在种植养殖基地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并为群众提供基地务工机会。截至目前,县镇两级派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开展线椒、水果玉米、食用菌等经济产业进行农技指导共156次。

整合培训机构、网格员、村“两委”等力量,定期组织群众开展电焊技术、厨师技能、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实现多元化就业。积极引进外地企业进驻,投资发展服饰产品扶贫车间,对上岗人员进行再就业培训,进一步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问题。同时,与贵阳金筑职业培训学校、荔波职校、群众务工主要流入地青阳镇政府建立长期合作,创新在劳务输出、培训基地、业务外包等多个领域建立跨区域劳务协作平台,保障外出务工群众权益。截至目前,全镇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32万元,带动就近务工500人次。举办培训6期覆盖360人次,带动就业82人。

加大特色手工业培训力度,以政府补贴、企业资助、乡贤募捐等多种方式筹集帮扶资金,扶持以扎染、刺绣、银饰、树雕等手工艺制作销售为主的民族手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鼓励和协助工匠利用互联网开通直播带货等形式销售手工产品,着力打造“挖掘培养一批、传承发展一批、提升壮大一批”的全新乡村工匠全链条培养模式,形成“以老带新、示范带领、打造典型”乡村工匠发展局面。截至目前,开展手工刺绣培训5期,开展特色手工业直播带货培训1期,共2名乡村工匠荣获州级工匠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