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关水族乡:聚焦“清凉”民宿,撬动乡村“旅游经济”
近年来,黎明关水族乡依托“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和“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两张世界级名片,立足自身“清凉”优势,通过打造“清凉”民宿,成立协会“自治”、多措“引流”等方式,激活乡村“旅游经济”,着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创业优势”和“发展胜势”。
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以“清凉”民宿为核心,将少数民族元素搬进室内空间,通过串联周边尧古传统村落、万亩梅园、五眼桥、板寨红色美丽村庄等景点,增添走扁带、攀树攀岩、洞降、溜索、露营等特色户外项目,打造“民宿+乡村体验”的特色个性民宿,以多元形式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不断延伸旅游消费产业链,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目前,全乡民宿经营主体100余家,床位近1500个,可接待旅居游客3000余人,餐位4500余个,实现全年旅居收入600万元以上,带动村民就业500人以上。

以“旅游创收”为抓手,成立黎明关水族乡旅游行业协会,协会会员由辖区内从事旅游宾馆、酒店、餐饮和热爱旅游发展的个人组成,统一宣传推广、合理分配客源,规范服务等标准,不定期邀请旅游从业方面的专家及工作人员到村进行面对面授课,主要围绕景区接待服务规范、民宿安全知识、服务基本技能、餐饮知识等服务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提高辖区内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服务质量。目前,黎明关水族乡旅游行业协会共有69人,会长1人,副会长3人,秘书长1人,理事15人,监事3人,开展旅游从业培训5次。

强化旅游业态吸引与营销引流“双引”,依托当地民族特色文化优势,举办黎明关水族乡水族“额节”布依族“六月六”等少数民族节庆活动,举办黎明关水族乡茂兰湖垂钓比赛,发展“赛事经济”,通过以节为媒、以赛会友,吸引钓友、游客等“客源”,带动周边村组群众发展便利店、农家乐、民宿等,深入实施旅游业态升级行动,开发更多互动式、沉浸式新业态,把“过路经济”转化为“落地经济”,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截止目前,共举办节庆活动3次,全乡旅游接待量约1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5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