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政务要闻

荔波借力全域旅游探索乡村旅游扶贫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7-07-13 09:14:43 文章字号:[] 视力保护色:

荔波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全省“三山”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近年来,荔波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以“世界遗产地·地球绿宝石”上樟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茂兰自然保护区这两大品牌为导航,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大胆推出乡村旅游与城镇旅游、观光旅游和民族风情旅游互动的发展格局。目前,已发展乡村旅游景点21个、“农家乐”600家、乡村旅舍106家、乡村旅游合作社32个,旅游直接从业人数达1.5万人,年接待游客超过700万人次,辐射带动3.2万人脱贫,初步形成了一批生态移民、农旅一体、民俗体验、田园观光、休闲度假和特色小镇六个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在后发赶超的进程中探索乡村旅游扶贫发展新模式。

一、  生态移民型

荔波县在抓住新一轮扶贫开发和全省加大投入扶贫生态移民的契机,将生态移民与乡村旅游同步推进,在建筑风格上沿袭本民族住房原始风貌进行规划设计,从2014起先后投入12060万元,建设了洞塘瑶寨、翁昂拉内、甲良、小七孔、茂兰、瑶麓、瑶山拉片、捞村巴平力书8个移民安置点,完成移民安置1973户8286人。结合移民搬迁搭建旅游增收平台,确保移民农户“搬得出、住得下、可发展、能致富”。

_MG_2012

对瑶山投资8000多万元,实施捞村巴平力书两行政村304户1198人扶贫生态移民整体搬迁和解决移民后续配套产业,扶持安置点150户移民发展农家乐、旅游接待培训、畜禽养殖等后续产业及瑶山古寨基础设施建设,其中:1410万元择优入股荔波旅游集团、瑶之韵等4家企业进行分红。累计发展乡村旅游合作社28家,旅游产品加工作坊3个,小商品加工销售农户20户,年销售收入达60万元。

对黎明关以依托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红七军会师旧址、万亩梅原及喀斯特森林核心区优势,开展汽车露营、科考活动,以红色文化、民族风情引领乡村旅游大发展,逐步将移民点打造成吃、住、游、娱、购一条龙的乡村旅游。

对甲良以通过移民实施生态移民建设,坚持移民规划与产业配套规划同步实施,宜种则种、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切实增加移民户经济收入,用产业来留住移民群众,扶持葡萄、蓝莓、杨梅、桃子、梨子等观光水果产业园3000亩,实现农家接待与水果采摘互动发展。

二、农旅一体型

2016年,荔波投入专项扶贫资金20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以“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三变模和“村集体+基地+农户” 、村集体+种植园+农户、大户+村委+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资金、技术、劳务等要素入股,实施板麦村集农业观光、采摘体验、休闲养生、旅游度假、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农旅观光体验园3个,即:板麦哈密瓜高端种植采摘体验园、板麦青柚科技推广实验园及岜马孔雀、矮马、猕猴桃观光园。板麦哈密瓜高端种植采摘体验园带动精准扶贫户50户就业增收,每年按照贫困户入股扶贫资金100万的5%逐年递增返还村集体,村集体把其中的1/5作为村集体经济积累,其余的4/5全部平均分给入股的50户,预计每户增收1000元以上。板麦青柚科技推广实验园同样以扶贫资金入股方式覆盖35户贫困户,采取“农户分成、集体提留、滚动发展”方式进行分配,预计贫困户每年增收4500元以上。岜马孔雀、矮马、猕猴桃观光园覆盖32户贫困户,预计每户每年增收4000元以上。

联山湾犹如“绿水长湾犹如龙腾”,风景美丽如画

三、田园观光型

荔波县2015年投入扶贫资金100万元,对小七孔联山湾乡村旅游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完善,增置乡村旅游接待及游览设备,扮靓乡村田园、彰显古朴民风。项目由联山湾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实行收益分红的旅游扶贫模式。着力打造乡村田园小景观,以驾欧联山湾黄花千叠,碧水一湾,青山环抱,古老木楼点缀其间的乡村田园风光大景。让旅客游乡村山水田园,体验布依民族风情,走进古老的布依族吊脚木楼,聆听地道的布依民族语言,感受勤劳纯朴、热情好客的待客方式,品农家美食。在乡村美景中融入文化味,人情味,民俗味。激活田园的动态美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四、民宿体验型

荔波借助民族“大观园”舞台,围绕布、水、苗、瑶四大主体民族,通过扶贫资金和对口帮扶项目,重点扶持打造恩铭故里、水葩水寨、瑶山“千户瑶寨”—贵州最大的白裤瑶村落、水利水族大寨、佳荣大土苗寨、翁昂布依寨、赛莪风情湾等乡村旅游民俗体验品牌。组建民族歌舞表演队,吸引中外游客探寻神秘古朴的民族之韵,传承瑶族猴鼓舞、水族马尾绣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布依刺绣、花腰带,水族、苗族服饰、银饰及其他民族工艺品,以一个民族一台戏的主基调,彰显荔波民族文化魅力。目前成功打造出了寨票、懂蒙、水浦、董岛、洪洪等43家精品民宿及客栈,引入千里走单骑等知名精品民宿和安娜塔拉等高端品牌酒店落户荔波,正在推韩寒云南大理、深圳民宿协会在荔波落地300家民宿基地的项目。

五、休闲度假型

荔波在集奇洞、民俗、幽谷、山寨、树林等生态资源淇江流域中心寨票,投入扶贫资金235万元,实施政府主导,部门资金捆绑整合,启动游客接待中心和6栋精品民宿,配套钓鱼台、步道建设、鱼耕文化展示园、环境治理等项目工程,着力打造“中国西南垂钓第一村”、“淇江景区休闲度假中心”,引领和带动产业快速转型升级。让荔波阡陌深处的“世外桃源”呈现世人面前,游人尽情享受淇江寨票民宿饭稻鱼耕、渔家逐浪的野奢体验,触摸到淇江流水、扁舟、捕鱼人、梦幻岛组合成的绝美画卷。

                   小七孔景区 鸳鸯湖

六、特色小镇型

茘波将生态移民扶贫与景区提质扩容建设有机结合,将贫困户与景区内需迁迁户整体一并搬出,按星级景区标准小镇建设集中安置。如一是梦柳布依风情小镇,就是瑤山乡用于安置景区体质扩容搬迁户和移民搬迁贫困户244户896人(其中置贫困户99户345人,投资扶贫资金600万元)。安置点设在景区集散中心对面,大小七孔景区的入户大门,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对贫困户通过发展农家乐接待、开餐馆、搞民宿等,以及通过就业培训,安排群众去大小七孔景区做保洁员、安全员,以及通过公司安排部分群众务工,解决部分群众的就业问题,确保让每户移民来的群众都能“搬得出,留得住”。二是小七孔镇以"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胜地”定位对新街村进行移民搬迁。项目涉及543户1784人,其中投入专项扶贫移民资金5900万元帮159个贫困户552人,按国家3A级旅游景区和全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的标准进行规划,将住房与经营用房整合建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