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县代表贵州省在全国“2021年学校供餐与学生营养研讨会”上作线上经验交流发言

发布时间: 2021年12月29日 16:00:58  浏览量:267次 字体:

12月28日,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联合举办的“2021年学校供餐与学生营养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采取线上和线下结合方式举行。研讨会以“科学供餐结合营养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营养与健康”为主题,高度总结了营养改善计划项目实施以来学生供餐及学生体质健康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成效,研究讨论了科学供餐、学生体质健康、营养健康教育等工作。

会议指出,推进营养健康教育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主导,政策推动,体系建设,把科学的营养健康理念和食品安全知识结合,宣传健康生活方式,结合我国特色饮食文化,切实把营养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通过完善法律政策、落实标准指南、完善指导用书、开展技能培训、推广试点经验、开发相关产业等多种途径推动营养健康教育。荔波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覃炳能受大会邀请代表贵州省在线上作营养改善计划经验交流发

2012年,荔波县作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开始试点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近十年累计支出膳食资金1.2亿元,惠及学生36万余人。荔波县不断加大资金投入,规范操作程序,强化资金管理,实施阳光操作,有力确保了营养改善计划的科学实施,促进了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身体素质逐步提高。

荔波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将其作为荔波减贫行动的重要内容加以推动落实。一是健全组织,政策实施有保障。成立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动监督机制,合力保障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建立健全大宗物资采购、食品安全等工作制度20多项,为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制度保障。出台实施《荔波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荔波县学生伙食费暂行管理办法》,资金实行“校财局管”。计划实施十年来,荔波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受惠率达到100%,精准实施,不落一人。

二是改善条件,计划实施有基础。2012年以来,荔波县自筹和争取上级资金5000余万元,完成100多所学校食堂新改扩建,新建、改造面积共23000多平方米,新增餐位2万余个。同时,着力推进学校食堂设施设备提质升级,有计划的对学校食堂进行升级改造,有序推进A级示范食堂创建。全面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推进全县中小学幼儿园食堂视频监控平台升级改造,将全县104所公办学校食堂视频监控纳入平台,对校园食品安全进行全流程全链条全覆盖无死角监管,每周通过视频监控平台随机抽查通报,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三是精细管理,营养健康有保障。全县学校食堂实行“自办自管、零利润”的公益性管理模式为全校师生服务,配齐配足食堂工勤人员,工勤人员工资纳入每年财政预算,为工勤人员交纳五险,保障食堂工勤待遇。加强工勤人员培训,充分发挥县中职学校烹饪专业优势,每年假期组织各学校厨师举办厨艺培训和厨艺大赛,积极开展“最美食堂员工”等活动,提升从业人员炊事技能和饭菜质量。加强营养改善计划食品(食材)配送管理,实行“四统”配送。通过政府招投标,由中标配送公司对学校所有食堂食材进行集中统一配送,教育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共同监督配送工作,制定严格的配送工作考核方案,从源头上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确保学生吃上安全、优质、等值的食品。加强资金管理,膳食资金实行“校财局管”,严格做好享受营养餐学生台账和食材采购台帐,采购资金实行月报帐制,由教育核算中心、县营养办和县财政严格审核报帐资料后进行结算,严禁虚报、套取、截留、滞留、挤占、挪用膳食资金,确保资金安全、人员安全的同时保证国家补助资金全部用于学生的营养改善。

四是打造亮点,营养改善有质量。全面改善供餐质量。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4+X”“5+X”供餐模式,通过组织学校食堂开放日、家长免费陪餐等活动凝聚家校共识,动员家长主动参与承担营养餐“X”部分,定期联合发改等部门召开家长听证会,根据市场物价对“X”进行实时调整。在营养均衡上,为各学段学校定制营养食谱,逐步形成了“一二一(一素二荤一汤)+牛奶”的营养餐模式。利用“荔波县资金管理系统”平台,全面掌握学校食材种类需求量、省州县采购产品量占比、资金量占比、学校食堂各项资金使用情况等一系列准确信息和数据,精准分析食材品种、数量信息,针对性地指导学校调整食谱,做到“鸡鸭鱼肉搭配好,牛奶每天都不少,水果蔬菜合理上”的要求,实现资金管理、配餐管理“双精准”,确保每一分钱都吃进学生肚子里,用在学生的营养改善上。计划实施以来,荔波县农村学生体质健康发生显著变化。2013—2019年荔波农村学校学生疾病和意外事故发生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学生的视力低下率、牙齿患病率逐年下降,营养不良率由2012年的7.28%下降到4.09%。根据荔波县体质健康检测数据统计,农村学生身体综合素质正在逐步提升,体质健康监测合格率由2012年的89.16%上升到了95.98%

五是校农结合,巩固脱贫有成效。计划实施以来,荔波县通过公开招标引进优质的配送公司为全县学校集中统一配送食材,并与配送公司签订优先协议,以“三优先”为抓手,全面推进“校农结合”工作。保障“用工优先”。脱贫攻坚期间,制定校农结合实施试行方案,明确学校食堂及大宗食品供货商用工要求,由学校党组织牵头组织,每年在聘用工人时,经张贴公告、报名面试等程序,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后保持政策不变。保障“合作优先”在同质量、同价格的前提下,全县所有学校就近与县内种养殖合作社及基地进行合作,协调合作社(基地)优先与贫困村、贫困户进行合作,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学校”的供销运行模式,实现对深度贫困村结对帮扶的全覆盖。脱贫后,优先与县内20多家种植养殖基地签订采购协议,实施订单生产、优先收购,助力乡村产业发展。保障“信息平台优化优先”。“荔波县资金管理系统”为基础搭建“荔波县校农结合食材采购管理平台”,构建“学校+平台+配送中心+合作社+农户”供需模式,优化点单、配送、审核、结算等各环节,实现任何时段快速汇总采购数据,食材来源、流向可追溯,促进了需求、配送、供应三端有效整合,对食材生产、配送等环节进行透明化实时监管。截至目前,学校工勤人员和配送公司用工家庭困难人员工资年总支出达400多万元,各学校聘任的建档立卡户占全县学校工勤人员的22%,占配送公司用工总人数的27%,有效解决了120余户困难家庭生活;采购本地农产品总资金达2000余万元,脱贫攻坚期间每年帮助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