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荔波县依托“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两张世界级名片,聚力资源保护开发及名片品牌效应的利用,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推动旅游业持续井喷式增长。截至8月23日,全县共接待游客1682.62万人次、同比增长53.56%%,旅游总收入163.25亿元、同比增长54.46%。
一是加大资源保护,深化保护区管理体制改革,助推生态旅游更优。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保护区核心区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大力开展“一保护、两禁止、三关闭、严治理”、森林保护“六个严禁”等执法专项行动,对现有资源进行更深层次保护,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化保护区管理体制改革,提高保护区管理和综合利用水平,对遗产地进行分级保护管控,2007年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地后,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和世遗地名片效应,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旅游总收入由2007年的8.89亿元升至2023年的163.25亿元,全县经济支柱由煤炭经济成功转型为旅游经济,实现了从“卖煤炭”到“卖风景”的转变。
二是加大资源开发,创新景点深度体验型项目,增强景区吸引力。以游客需求为导向,依托茂兰景区峰丛、原始森林、溶洞等喀斯特自然遗产资源,推动茂兰景区提质升级,利用展示屏综合性介绍荔波世遗生态文化,推进喀斯特博物馆建设,举行“全国生态日”贵州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弘扬传播世遗生态文化,推出喀斯特研学探险、茂兰景区户外徒步、茂兰生态农耕体验项目、户外露营等10余种沉浸式体验业态,推动茂兰景区向“休闲观光+”多业态融合发展。茂兰景区今年截至8月底接待游客8.6万人次,同比增长27.4%,旅游综合收入2580万元,同比29.56%。
三是加大品牌利用,做强旅游资源宣传工作,扩大荔波知名度。借助贵南高铁贵阳至荔波段开通契机,利用两张世界级名片影响力,开设荔波绿宝石专列,推出“乘最美高铁·游世遗荔波”“穿越喀斯特·奔向世遗地”等口号,扩大荔波“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知名度。截至目前,人民日报、央视、新华社、人民网、贵州日报、贵州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播放刊发荔波相关新闻信息1089条,其中中央媒体刊发270条,省级主流媒体刊发81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