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县“五招”引领肉牛产业“犇”向高质量发展
2024年,荔波县围绕肉牛产业下足功夫,巧用五招,成功推动肉牛产业从传统模式向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大步迈进,为乡村振兴与农民增收架起坚实桥梁。全年新增肉牛百头场6个,新增县龙头企业1家。全县肉牛饲养500头以上养殖场达3个,100头以上养殖场达20个,10头以上养殖场达165个,县级以上龙头达7个,其中州级2家,县级5家。2024年末肉牛存栏达63440头,出栏19005头,产值2.28亿元,占全县畜牧业总产值33.7%,产业带动农户3760户。
一、补贴政策“强激励”,点燃养殖新活力。积极落实省外引牛补贴政策、养殖到户奖补政策和肉牛价格保险政策,鼓励养殖企业(户)引进西门塔尔等优质肉牛品种,优化本地肉牛种群,提升肉牛品质,支持脱贫户(监测户)养牛,扩大养殖规模,并引导企业(户)购买肉牛养殖保险和价格保险,强化对引进牛的疫病防控和饲养管理指导,提振养殖企业(户)信心。2024年,完成省外引牛2321头,向20家企业兑现1321头补贴共66.05万元。发放养殖到户奖补1187户,涉及2140头牛,共计642万元。为1650头牛购买养殖保险,保险理赔42.42万元。财政出资8万元为78户购买182头肉牛价格保险,保险理赔4万元。
二、家庭牧场“精培育”,驱动规模新增长。将家庭牧场作为肉牛产业发展的重点,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推动家庭牧场标准化建设。出台扶持方案,对新建或改扩建的家庭牧场给予基础设施建设补贴,助力完善圈舍、青贮池、草料棚等设施。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家庭牧场开展养殖技术培训,推广科学饲养模式,提升家庭牧场的生产效益和管理水平。2024年,成功扶持15个肉牛家庭牧场,发放补助6万元,全县肉牛家庭牧场数量攀升至120个。
三、饲草供应“巧布局”,厚植产业新根基。大力实施粮改饲项目,推动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加强项目指导,推广机械化收割和青贮技术,提高饲草利用效率。引导企业与农民种植青贮玉米、皇竹草、象草等优质饲草,完善收储设施,实现饲草本地化供应,降低养殖成本。鼓励养殖场和种植户合作,实现饲草种植与肉牛养殖的无缝对接。2024年投资100万元扶持10家企业(户)完成饲草种植6300亩,完成饲草收储1.89万吨,建成饲草收储设施4700立方米,4家企业实现饲草机械化收割和收储。
四、示范引领“树标杆”,锻造产业新引擎。全力推进肉牛“十百千万”工程,打造肉牛养殖万头镇、千头村、百头场和十头户。加大对示范主体的扶持力度,提升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肉牛养殖示范乡镇(村、场、户)及家庭牧场和专业合作社。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肉牛养殖技术培训和品种改良,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2024年荔波县完成1个千头村、1个百头场、20个十头户创建工作,争取上级资金扶持千头村、百头场、十头户,扶持资金分别为4万元、3万元和2万元。
五、创新搭建“牛超市”,畅通交易新通道。积极探索“牛超市”建设,为养殖户提供肉牛交易、技术服务、信息咨询等一站式服务。通过“牛超市”,养殖户可以便捷地购买到优质肉牛和饲草料,获得养殖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支持。“牛超市”还与周边地区建立合作关系,拓宽肉牛销售渠道,促进肉牛产业市场化发展。2024年荔波县扶持20万元在玉屏街道水利村和甲良镇梅桃村新建落成龙泉峰和光吉两家“牛超市”,全年销售架子牛350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