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县2025年农业主推技术与品种遴选结果公示
索 引 号: | 000014349/2025-498143 | 信息分类: | 结果公开 |
发布机构: | 生成日期: | 2025-04-08 | |
文 号: | 是否有效: | ||
名 称: | 荔波县2025年农业主推技术与品种遴选结果公示 |
为深入贯彻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荔波县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质量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经广泛调研、试验示范及专家综合评估,现遴选拟定以下12项技术与10个品种为荔波县2025年农业主推技术与品种,并予以公示。
一、拟主推技术详情
1.水稻无纺布钵苗育秧技术:摒弃传统塑料薄膜,采用透气透水佳的无纺布覆盖钵体软盘育秧。精准把控每穴播种量,成秧率较普通育秧高10%-15%。育出的秧苗根系发达、茎基部粗壮,移栽后返青快、分蘖早,且无纺布可降解,环保优势显著。适用于全县各类水稻种植区。
2.马铃薯“两增一防”栽培技术:长期以来马铃薯种植存在种植密度不合理、施肥量不足以及晚疫病防控手段欠缺等难题。通过对多种栽培技术的集成与推广,成功实现合理密植,让每株马铃薯都有适宜的生长空间。依据土壤肥力和马铃薯不同生长阶段需求,进行科学施肥,确保养分充足供应。同时,采用高效的晚疫病防控措施,显著提升防控效果。最终,马铃薯单产提升幅度超过15%,薯块无论是外观色泽还是内在品质都得到极大改善,化学农药使用量明显减少,在全县不同海拔的马铃薯种植区域都能发挥良好效果。
3.玉米“一增五改”栽培技术:在玉米种植中,增加种植密度,让玉米植株分布更加合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精心挑选优良品种,提升玉米的抗逆性和产量潜力;改良耕作方式,使土壤更加疏松透气;优化施肥方式,精准把控肥料种类和用量。构建科学的高产群体结构,让玉米植株间通风透光良好。通过种植绿肥等手段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一系列措施实施后,玉米增产幅度达15%以上,品质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劳动强度降低,种植成本也有所下降,尤其适合大面积、地势平坦且利于机械化作业的玉米种植区域。
4.山区鲟鱼流水优质生态养殖技术:针对鲟鱼养殖中仍存在的规划、设计不合理,生产效能低下、管理不便、养殖技术和科学管理水平低,渔业生产力水平还较粗放,养殖效率不高及综合效益不高等问题,本技术从养殖条件、养殖品种选择、养殖池设计、鱼种放养、饵料投喂、日常管理和病害防控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为我县鲟鱼养殖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持。适用于我县拥有充足清洁水源的山区养殖场景。
5.水稻“两增一调”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水稻增密、增钾、调氮”作为核心内容,致力于解决水稻大面积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栽培密度不足、施钾量匮乏以及氮肥一次性施用不合理等问题。通过科学合理地增加种植密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根据水稻生长需求,适当增加钾肥施用量,提升水稻抗倒伏和抗病能力;精准调控氮肥施用时期和用量,避免前期氮肥过量、后期脱肥现象。该技术在核心示范区平均亩增产幅度超过30%,在一般稻区增产幅度也能达到10%以上,适用于全县不同土壤类型与气候条件的水稻种植区域。
6.稻油轮作周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针对稻油轮作传统模式中存在的光温资源利用不充分、季节间分配不合理、自然灾害频发、农机农艺不配套以及周年肥水药投入量大等一系列问题,深入研究不同海拔区域的温光资源约束特征。从茬口衔接与品种搭配方面入手,精心挑选适合不同季节和海拔的水稻、油菜品种,优化种植时间和方式。通过科学调控生育进程,提高温光资源利用效率,有效解决茬口衔接难题。应用该技术后,可实现水稻增产10%以上、油菜增产5%以上,同时改善土壤肥力状况,降低水稻生长季的肥料用量15%左右,肥料利用率提高20%以上,病虫害发生程度显著降低,农药用量减少10%以上,适用于水热条件良好、耕地资源相对有限的区域。
7.马铃薯机械起垄黑膜覆盖打孔栽培技术
针对贵州马铃薯常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存在的操作环节繁杂、出苗率低、易出现烧苗现象、费时耗工、田间杂草丛生、绿皮薯比例高等问题,创新采用“施肥、机械覆土起垄、黑膜覆盖、器械打孔播种、自动出苗”的全新栽培方式。与常规人工地膜覆盖播种技术相比,在播种环节和出苗环节,每亩可节约人工3-5个,无需人工破膜引苗,有效防止烧苗现象发生,出苗率提高20%-30%。同时,减少了中耕除草工作,马铃薯增产幅度超过10%,绿皮薯比例显著降低,每亩节本增效300-500元。而且,黑膜更利于捡拾回收,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耕地环境,在全县马铃薯种植区均可推广应用。
8.贵州山地百香果果园水肥一体化技术
依据百香果生长各阶段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特点,结合土壤墒情实际状况,通过滴灌、微喷灌等先进设施,精准供应水肥。该技术可将水肥利用率提高30%-40%,大大减少人工施肥浇水的工作量。在精准水肥供应下,百香果生长态势良好,果实品质得到显著提升,产量也大幅增加,特别适用于荔波县山地百香果种植园。
9.荔波县柑橘黄龙病防控技术
构建一套涵盖源头防控、监测预警、病树处理及媒介昆虫防治的综合性体系。在源头防控方面,严格进行苗木检疫,杜绝带病苗木进入果园;加强果园日常巡查,及时发现病害迹象。一旦发现病树,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及时砍除病树,防止病害扩散。同时,重点防治传播黄龙病的媒介昆虫柑橘木虱,从多个方面入手,有效降低黄龙病发病率,切实保护全县柑橘产业健康发展。
10.荔波县百香果生态化优质高效技术
采用生态化栽培模式,在百香果生长过程中,进行合理修剪,去除多余枝叶,保证植株通风透光良好;适时进行疏花疏果,使果实养分供应更加集中。利用生物防治手段控制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根据百香果生长规律科学施肥,保障植株营养需求。通过这些措施,百香果产量提高50%以上,果实的甜度、色泽等品质指标显著提升,化学农药使用量大幅减少,适用于荔波县百香果种植区域。
11.荔波县蜜柚提质增效技术
针对荔波蜜柚产业在生产实践中出现的肥料施用不合理、整形修剪不科学等技术难题,这些问题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树势逐渐弱化,进而使得荔波蜜柚产量低、品质差。通过长期的栽培技术集成熟化和推广应用,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促进花芽分化、保花保果、科学整形修剪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最终实现荔波蜜柚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与常规技术相比,平均亩产达到2500公斤,增产率超过10%,亩新增纯收益500元以上,增收率20%以上。同时,化肥、农药用量降低5%以上,减少了肥料面源污染,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适用于荔波县蜜柚种植区域。
12.向日葵种植技术
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向日葵品种。合理规划种植密度,确保每株向日葵都能获得充足的光照和养分。在向日葵生长的不同阶段,依据其生长需求科学施肥、灌溉,保证植株茁壮成长。密切关注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向日葵不仅果实可食用,还可用于榨油,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其对土地适应性强,可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增加农民收入,适用于全县适宜种植的区域。
二、拟主推品种详情
(一)水稻品种
泰优808:籼型三系杂交稻,在荔波全生育期适配好。株高约113.5厘米,穗长24.1厘米,米质达行业一级标准。中感稻瘟病、高感褐飞虱,但抽穗期耐热。产量优异,2023年入选超级稻,适宜全县推广。
野香优莉丝:感温籼型三系杂交稻,适宜贵州低海拔稻瘟病低发区,如荔波部分区域。米质达农业农村部一级标准,荣获多项荣誉,市场前景好。
泰丰优79:在荔波适应良好,产量稳定,与泰优808相当,可达700-800公斤。抗病性强,株型适中,全生育期145-150天,利于广泛种植。
中浙优8号:适宜贵州低海拔热量好的迟熟杂交籼稻区,荔波部分区域符合条件。耐热,有效穗多、穗大粒多,米质优,抗逆性较好,需做好病虫害监测。
(二)玉米品种
正大808:在荔波春播111天、秋播103天。株型半紧凑,果穗筒型。适应性强,对土壤肥力要求中等以上。高抗大斑病、小斑病,亩产表现良好。
正大719:适宜荔波种植,品质优,富含多种营养。抗玉米螟、大小斑病等病虫害能力强,亩产超550公斤,经济效益好。
农科糯336:鲜食玉米,口感鲜美,市场需求旺。鲜穗亩产超1400公斤,种植需与普通玉米隔离,依市场安排种植与收获。
(三)油菜品种
油研2020:中晚熟品种,适宜荔波及长江流域冬油菜区。全生育期约214.3天,实心秆抗倒伏,利于机械化。分枝多结荚密,产量表现优,亩产常达150-200公斤,高产时超250公斤。中抗菌核病与病毒病,含油量高达52.34%。种植时需防菌核病、增施硼肥。
油研早18:早熟,生育期短,能避后期不利天气。在荔波适应良好,抗寒强。合理种植下,亩产一般100-150公斤,有增产潜力。按常规油菜施肥、防病虫害即可。
(四)马铃薯品种
费乌瑞它:适宜荔波冬季种植,早熟,生育期60-70天,能避春季不良天气。植株生长势强,块茎呈椭圆形,品质佳。适宜条件下,亩产1500-2000公斤,种植选疏松肥沃土壤,做好排水。
三、公示时间
本次公示自2025年4月8日起至2025年4月9日止,为期1个工作日。
四、反馈方式
在公示期间,若广大农户、农业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等相关主体对拟主推技术与品种有任何疑问、建议或意见,可通过以下方式反馈:
电话反馈:08543610606,向工作人员详细说明反馈内容。
现场反馈:可前往荔波县农业农村局[荔波县樟江办公大楼第二办公区808室],向相关科室当面提交反馈意见。
荔波县农业农村局将认真对待每一条反馈信息,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分析研究,确保拟主推技术与品种切实符合本县农业生产实际需求,推动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