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荔波县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第5号委员提案的办理报告(A)
索 引 号: | 000014349/2020-725523 | 信息分类: | 建议提案办理 |
发布机构: | 生成日期: | 2018-07-30 | |
文 号: | 荔民宗提复〔2018〕1号 | 是否有效: | |
名 称: | 关于对荔波县政协九届二次会议第5号委员提案的办理报告(A) |
韦林折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办好民族节日,把民族文化推向旅游市场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县民族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针对提案提出的我县民族节日文化与旅游市场融合短板问题,我局积极与县文体广电局、县旅游局等协办单位沟通,并召开布、水、苗、瑶四家学会专题会议,广泛征求意见和调研,形成如下意见:
一、大力开展民族节庆与旅游融合调研
一是加大挖掘和保护力度。只要民族节庆不消失,民族文化就不会消亡。我县高度重视民族节庆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按照州民宗委要求,积极开展了民族传统节日普查摸清家底,指导甲良、联山湾、茂兰、水利、大土等布依族小年节、六月六、四月八,水族卯节、大土芦笙节、瑶族陀螺文化节等一批目前初见成效的民族节庆活动提升文化内涵,扶持一批频临消失的民族节庆重新繁荣发展起来,挖掘打造一批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民族节庆活动。
二是讲好民族节庆好故事。我县由民宗部门牵头,组织民间文艺家协会、布水苗瑶学会人员走基层,进村寨,收集整理各个民族传统节庆背后的历史典故和传说故事,并加以弘扬光大,让节庆成为人们心灵的向往。
三是培育和打造民族节庆品牌。我县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但民族文化品牌打造还处于起步阶段,实施好民族节庆品牌战略任重道远。培育打造的节庆品牌与市场结合还有很大差距,产品尚未形成。我们本着简单、简约、朗朗上口,好说、好听、好记的思路,提炼节庆民族品牌,挖掘具有本民族本地区特色的文化符号和差异性,让人们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民族的活动、是什么地方的节庆,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做到有文气、汇人气、聚财气。
四是将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问题列入《荔波县全面开展问题大排查解题大竞赛破题大落实任务清单》。主动提出了《传统民族节日节庆文化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不匹配》课题,政协莫永开副主席作为牵头县领导,县民宗局为责任单位,主要开展社会调研,广泛听取意见,破题编制《荔波县传统民族节日节庆文化融合全域旅游发展方案》,拟计划于2018 年 8 月完成。方案的编制将实现民族传统节日的传承助力全域旅游融合发展。
二、探索节庆文化与文化产业路径
随着县委、县政府全域旅游战略的实施,推进景区提质扩容重点项目建设,旅游景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提升,旅客量得到增加。大力发展民宿旅游,推进了乡村旅游发展。如何加强布、水、苗、瑶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更好地把民族文化、民族节日融入旅游发展,显得尤为重点。
近年来,荔波秉承“旅游是支柱,文化是灵魂,生态是基石”的原则。一是积极向省州申报重点民族节庆品牌,形成了一批与民俗观光、节庆体验、农耕体验、休闲度假、康体养身模式融合发展的旅游示范村寨;二是围绕全域旅游谋篇布局的“七星抱玉”乡村旅游项目,注入布、水、苗、瑶四个世居民族的节庆文化资源,力求打造一批“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和景点,推动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
荔波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2018年7月30日
(附注:公开发布)
(联系人:覃敬念,联系电话:13885436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