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在线服务 » 便民利企服务 » 三农服务 » 三农信息

荔波县“四注重”掘出食用菌产业新天地

发布时间:2021-05-13 16:10:36 文章字号:[] 视力保护色:

为把食用菌产业做强做大,近年来,荔波县以“一个品牌、两个机制、三大要素、四大效益”的“1234”为推进思路,掘出了食用菌产业新天地。

一、注重打造“1大”品牌。以各种农产品展销对接会为契机,积极组织申报荔波“富硒桑木耳”品牌,进一步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提高产品附加值,五象实业公司成功注册“荔臻”商标,四季公司将共享该商标资源打造地方特色品牌,黑木耳优质产品正向国家申报“二品一标”认证。

二、注重强化“2大”导向。一是政府主导:出台《扶持政策》,明确以先建后补方式对食用菌种植户给予菌棒、流转土地、喷淋等方面补助,充分利用现场观摩会、村组干部会议、党员干部会议、以会代训方式,把经济账、科技账算给群众听,使群众更加提高认识,自觉把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上来,有效调动了经营主体和农户参与食用菌发展积极性。初步形成甲良食用菌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小七孔淇江流域种植带和茂兰大坝种植区、黎明关西竹大坝种植区、佳荣月亮山种植区的“一园一带三区”发展格局,引领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去年种植5060万棒,今年1-4月新发展近2000万棒。二是企业引导:按照互利共赢原则,鼓励农户以土地等入股龙头企业,实行“基地统筹、集中生产、分户管理”方式,五象公司投入500万元扩建日产20万棒两条生产线,四季生态公司投入500万元扩建日产8万棒的生产线,泰宏康公司投入200万元扩建日产2万棒厂房和种植大棚,5家主体流转土地1500亩,形成了“龙头企业+村社合一的合作社+专业菌农”联合发展格局,辐射带动8个乡镇15个村1.5万人参与发展。

三、注重落实“3大”机制。一是落实种植风险防范机制:由食用菌生产企业在菌棒出厂前代种植户购买政策性保险,不足部分由公司和政府分摊解决,全县食用菌政策性保险参保率达100%。二是落实市场风险防范机制:紧紧围绕农企、农社、农超对接模式,完善群众利益联结机制,实行从公司到种植企业到村级合作社到种植户层层签订产品保底价收购合同,当市场价高于保底价时,以市场价收购,当市场价低于保底价时按保底价收购,全县种植户产品回收合同签订率、实际回收率均达100%。

三是落实技术风险防范机制:要求每个食用菌生产企业必须组建2-3人技术专家团队,对种植户进行跟踪指导服务,今年以来开展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20多场次,培训2000余人次。

四、注重保障“4大”效益。一是保障扶贫效益: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致富带头人领办合作社”模式,联结带动516边缘贫困户,形成“资源互通、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食用菌产业经济联合体。二是保障产业效益:近两年来,积极向上争取“黔菌贷”等食用菌产业发展项目34个、资金达4504万元,整合近228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和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用于食用菌产业发展,联合县农行“惠农e贷”为菌农融资贷款300万元,建成年产500万棒黑木耳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1个,100万棒7个。三是保障人才效益:以东北林业大学为研发技术依托,组织省级食用菌专家深入企业培训72人次。充分利用县委组织部干训科的培训资源,实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食用菌培训项目,到各乡(镇、街道)开展轮训工作,实现技术全覆盖。四是保障生态效益:五象公司实施废弃菌棒回收再利用计划,将废菌棒作为生物颗粒燃料的原材料使用,四季生态农业公司推行的是“稻+菌”种植模式,将废菌棒还田作为水稻种植有机肥使用,不仅减少对环境影响,还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统一。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